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慈濟援建來義第二期永久屋 建築師說明房屋結構

慈濟援建來義第二期永久屋 建築師說明房屋結構 2011/07/13




撰稿、攝影/林巧璉


  慈濟基金會援建新來義部落第二期永久屋,將興建56戶,供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在去年凡那比颱風中受災的村民居住,預計年底完工。7月13日,建築師歐新通至來義村向居民說明房屋結構,過程中,居民也針對參訪同為慈濟所蓋的長治百合園區的經驗,對自己未來的家提出疑問和建議。


  慈濟基金會所援建的「新來義部落第二期永久屋」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所援建的第一期永久屋一樣坐落於屏東縣新埤鄉南岸農場,預計興建56戶,共分成三種不同坪數的房屋。其中,大坪數有10戶,室內坪數約為33坪;中坪數有31坪,約有27坪;小坪數有15戶,約有14坪。

  在室內規劃部分,大坪數共有兩層樓,一樓有兩房、客廳及廚房,二樓有三間房間。中坪數也是兩層樓,一樓有一房、客廳、廚房,二樓則是兩房,加上一間未隔間的空間。小坪數則是一層樓,設備包含兩房、衛浴、客廳及廚房。


  村民江文雄認為,現有的10公分隔音牆應該加厚,也提出在參觀長治百合園區時未見無障礙空間,在新來義部落是否能增設無障礙空間。歐新通回應,目前的隔音牆在正常音量交談下不會干擾到隔壁鄰居。而針對無障礙空間的需求,歐新通指出,在長治百合園區興建時,本來每一戶都有無障礙空間,但因為各戶需求不同在交屋後許多居民都拆除了。若新來義部落的住戶有需求,只要登記都可以提供無障礙設施,這也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居民手拿空間圖,認真地對照布幕上詳細的房屋結構


  另外,村長洪嘉明也提出居民共同的需求,以下三點需求:第一,因為村民習慣將洗衣機放在後院,目前規畫的遮雨棚為一米寬,要使用洗衣機時,人就會在遮雨棚外,雨季時相當不便。對此,歐新通表示,會列入考量。第二,在長治園區有看到居民因為需要裝冷氣所以自行鑿孔,希望在新來義部落施工時就先預留冷氣孔,避免日後居民自行鑽洞影響建築物,也破壞美觀。歐新通說明,其實在蓋房子時就有預想到南部天氣炎熱,大家有裝冷氣的需求,因此也都有預留安裝冷氣的孔及插座。但可能是交屋時沒有向居民說明清楚,才會發生這樣的情形,往後若新來義部落交屋後,會有慈濟營建科志工提供居民詢問。第三,室內樓梯是否用木板取代磁磚,因為在長治園區有看到磁磚生鏽。歐新通指出,木板在台灣的氣候下有許多使用上的限制,像是熱脹冷縮,且木板在清理上也較不方便。



                       說明會正式開始前,村長洪嘉明先和村民討論永久屋的需求和想法。



  說明會接近尾聲,雨越下越大,村民在洪嘉明的帶領下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建築師及主任趕到部落舉行說明會,也感謝慈濟伸出援手。屏東縣政府原民處副處長蔡文進說,雖然有俗諺說遇水則發,但在來義這邊,我們看到雨下太大會害怕、會發抖。但很開心的是,每次來到部落都代表重建又往前一步了。



建築師歐新通(站者)簡介房屋結構,與會者包括(右起)來義鄉公所民政課課長朱清雄、屏東縣政府原民處副處長蔡文進、來義村長洪嘉明。






 

來義千里步道 串聯在地感情

來義千里步道 串聯在地感情  2011/06/20


文/洪琇茜

  自三月底,來義生活重建中心邀請千里步道籌畫組織和來義鄉山林巡守隊,一起評估來義古道觀光計畫後,目前已經確定將串連來義鄉各村、各部落的特色景點,舉辦志工假期,邀請志工加入維護古道的行列,並寄宿鄉民家中、體驗來義鄉傳統排灣族的生活文化。


  為了迎接七月份中旬第一場志工體驗營,6月20日在來義鄉喜樂發發吾社區開始一系列的培訓課程,除了邀請丹林村耆老尤振成到場解說各村、各部落的發展歷史和著名景點之外,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副執行長徐銘謙也特地南下屏東,指導山林巡守隊員規劃活動細節。在本次培訓課程中,來自各村的巡守隊員不僅重新認識相鄰部落的不同發展面貌,也學習著自主規劃志工假期。


  與會的丹林村耆老尤振成首先指出,來義鄉傳統文化維持得相當良好,除了頭目和巫師制度依舊嚴謹地執行之外,各式祭儀︰五年祭、歲時祭和勇士祭,都是相當傳統且具代表性的排灣族祭典,尤其五年祭是盛大的聯合祭儀,更以祖靈屋當作祭場,因此特別講究規範和禁忌,這些都相當值得來訪的志工們參與體驗。


  「不過,讓來訪的遊客體驗這裡的人文環境更是重要。」尤振成特別提出這一點。他認為將各村的歷史景點,包括來義村的遺址、水源、登山古道和日治時期修築的丹林吊橋,結合生態和遷村過程的解說,更可以讓遊客全盤瞭解來義鄉排灣族的發展面貌。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副執行長徐銘謙,則分享了幾部過去紀錄志工參與營隊的影片,介紹當地社區如何與志工們互動。影片結束後,成員們紛紛討論野炊、使用洗手間的困擾,並積極規劃社區活動。來義村辦公室的社區培力人員陳美琴,則提到可以在觀察成員的個性後,贈予他們最適合的排灣族名字。而未來結合大後部落的有機蔬菜、義林部落的月桃葉編織產業,以及來義部落的皮雕和編織飾品,帶給志工們難忘的體驗假期,是大家共同勾勒出來的發展遠景。

  來自各村的山林巡守隊員是本活動的主力,關於率先於七月中旬就要展開的第一場志工假期,大家既期待又不免掛慮。隊員郭財旺表示,「雖然已經學會了如何整理(修建)古道,但是頭一次帶人,會擔心自己口條不好」。隊長江新昌也提到,雖然已經學會如何使用修建古道時所需要的PDA軌跡紀錄器和電腦專業課程,但是「如何與志工朋友們互動,正考驗大家的EQ」。除此之外,隊長也特別叮囑每位山林巡守隊員要細心呵護志工們的安全。


  除了七月中旬將舉辦第一屆志工體驗假期以外,來義生活重建中心目前也已經規劃了八月初的大陸記者、媒體的體驗活動,希望串聯來義鄉各村、各部落特色的千里步道不僅能夠吸引台灣志工朋友的目光,同時也能夠聞名國際。




620日,來義鄉山林巡守隊員和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副執行長徐銘謙(右二)在喜樂發發吾生態公園進行野外模擬,示範接待當日如何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向志工們解釋每一項工具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項。




        山林巡守隊員一個接著一個,示範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




隊員示範後,副執行長徐銘謙再一一針對他們的介紹給予建議。除了叮囑隊員們介紹更多工具使用上的小撇步,也希望他們能創造更多有趣的橋段,吸引志工們的注意力。圖為徐銘謙示範錯誤的鐮刀使用方式,並說明此舉很容易誤砍傷自己的左腳。

來義第二期永久屋基地 動土典禮

來義第二期永久屋基地 動土典禮  2011/06/18


文/洪琇茜



由慈濟所認領興建的來義第二期永久屋建造工程,6月18日於南岸農場舉行動土典禮。屏東縣縣長曹啟鴻、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碧玉,以及未來將入住第二期永久屋的來義居民皆到場參與。本次審核通過的入住戶數為五十六戶,慈濟表示僅依這個數量興建,不留空屋;而整體興建工程也預計三到四個月後完工。


(上圖)雖然動土典禮早上10點50分才正式開始,但是一早就有不少來義村村民到現場等候,慈濟志工紛紛向前問候他們。




(上圖)慈濟人員早上8點就開始彩排、預演活動流程,包括引領村民和貴賓入場的路線、手語表演等等;就連動土典禮時,向貴賓們遞上手套和鏟子的每個動作也要求整齊劃一。



(上二圖)要在動土典禮中帶來表演的來義村老人關懷站的村民,提早到會場著裝、準備,慈濟志工在一旁幫他們整理服裝儀容。志工們也好奇地詢問村民,插上羽毛的頭飾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含意。



(上圖)典禮一開始,慈濟志工牽著來義村村民魚貫進入會場。主持人說明:「我們(慈濟志工)來這裡和大家結緣;以後還要陪伴這些居民一路走下去。」希望和來義村村民搭建互信互助的良好關係。



(上圖)來義村老人關懷站為動土典禮帶來一場回憶兒時記憶的舞蹈表演,人人謹慎地穿戴起傳統服飾、頭飾,珍惜傳統文化的心意可見一斑。舞蹈中不時穿插著旋轉、跳耀等動作,象徵著小時候在家鄉的青山綠水中嬉戲,十分開心。



(下圖)慈濟志工也準備「普天三無」手語表演,希望與來賓分享:「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普天下沒有我不能信任的人」。



 





(上圖)貴賓致詞時,除了陸續有法鳴師父、屏東縣縣長曹啟鴻和來義鄉鄉長廖自強送上祝福與感謝之外,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特別提到長治大愛園區因為溝通不良,導致慈濟基金會和當地居民有認知落差問題,希望大家在本此合作中,能多一點溝通和互動,避免爭執發生。



(下圖)最後,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致詞時,提到慈濟基金會不只是建蓋永久屋讓居民「安居」,同時也會輔導居民行銷文化產業,協助居民「樂業」。最後更邀請來義村居民「要來這裡(來義新部落第二期永久屋)一起打造,因為它的過程就是愛的累積」,鼓勵居民參與打造永久社區。







(上圖)貴賓執行動土儀式後,慈濟基金會也分批邀請來義村居民鏟土,象徵未來一起參與打造永久屋。


(下圖)慈濟基金會邀請每一位來賓雙手合十,虔誠地用自己的信仰方式,為第二期永久屋祈禱、祝福。不少來義村居民選擇用禱告的方式,為第二期永久屋獻上祝福。

 



(上圖)架設在典禮會場外的慈濟第二期永久屋模擬圖。第二期永久屋坪數分為14坪、32坪和34坪,坪數依每戶入住人數分配。依中間的配置圖來看,永久屋左邊、未標示在圖上的是第一期永久屋的所在處;而圓環後面為來義國小分校預留地,但至今未有資金贊助興建。


(上圖)同樣位於南岸農場的第一期永久屋工程預計六月底完工、八月中入住;除了屋體持續興建,目前已經開始人行道的鋪設工程。未來幾個月內,南岸農場將呈現一邊已有居民入住,一邊尚在興建永久屋,以及另一處是荒蕪空地的景況。









































































































































































































































































來義鄉100年度防災演習 以狀況劇考驗平日防災準備

來義鄉100年度防災演習 以狀況劇考驗平日防災準備 2011/05/13




圖、文/林巧璉



  5月13日,來義鄉今年的災害防救演習在來義鄉來義村內的來義國小內社分校擴大舉行。來義鄉公所民政課課長朱清雄指著腳下的土地說:「我們現在踏著這個地方本來是小朋友快樂學習的來義國小內社分校,但去年的凡那比颱風摧毀了這個地方。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防災演習有重大的意義,風災會不斷發生,但我們要累積經驗熟悉逃生方法。」



  出席單位包括,來義鄉公所成立的來義災後應變中心、來義村辦公室、義來村辦公室、來義社區巡守隊、來義防災專員、來義鄉山林巡守隊、來義衛生所、新埤消防分隊、原住民防災救難隊、台電公司萬巒服務處、中華電信屏東營運處、國軍298旅等單位。

         來義村長洪嘉明確認五組成員與其負責事務。


此次演習以狀況劇的方式進行,狀況內容分為五大項,包括:對死守家園的民眾進行勸說、對欲返回家中拿取財物的民眾進行強制勸離、搶救作農的受災民眾、搶救受困車中的民眾等狀況。主要針對來義鄉內八八風災重災區的來義村和義林村進行演習,強調部落內部的自主防備災,為此來義村將居民編組成五組:防災專員、疏散避難組、後勤XX組、預警組、XX組,負責不同部分的防災工作。



狀況一:達撤離標準的颱風來襲時,村內有一戶的民眾不願撤離。來義村辦公室的人員協助警察與消防隊員進行勸導。

情境說明 /圖片

1.颱風來襲村內有戶人家不願撤離,疏散避難組組員在此戶人家外討論如何進行勸離


2.第一階段自主勸離無效後,請消防員和警察至部落幫忙,且以堅持不撤離會違反法令受罰。


3.居民經勸說後勉強答應離家接受緊急撤離。



4.居民被救護車載到緊急撤離安置場所。


 
狀況二:

有居民在強制撤離後想要回家拿家中財物,警察與村民共同維持道路安全,防止居民在颱風強烈時進入部落。

情境說明/照片

1.因為颱風風雨強大,道路封鎖,警察與村民共同維持道路安全。



2. 突然有一輛小貨車試圖進入部落,但遭到村民與警察的攔阻。



3.欲返回家中的村民:「家裡有新買的家具會壞掉,拜託讓我回去拿,一下下就好,拜託拜託。」警方:「前面的道路已經中斷了,進去會危險,絕對不能回去。」




狀況三:

上山作農的村民被困在山谷且受傷意識不清。原住民防災救難隊以吊繩索的方式運送傷患緊急送醫治療。

情境說明 /照片

1.兩位救難隊員以繩索輔助跳到低處準備救人




2.救難隊員將受傷男子固定後以鋼索運送至低處




3.救難隊員將傷者的單架由掛鉤上取下,並平穩運送至救護車上




狀況四:

颱風天汽車翻覆一名女人腳受傷,另一名男子仍受困在翻覆的車裡。

情境說明/照片

1.村民所組成的救難隊在第一時間趕到,慰問傷者的傷勢


2.救難隊員攙扶受傷患者至空曠安全的地方休息。


3.消防隊和救護車趕到災難現場


4.消防隊員用鐵棒打破車窗,準備救出受困車中的民眾


5.救護隊員進行傷者固定


6.傷勢固定後,送至救護車





千里步道探勘來義舊部落

千里步道探勘來義舊部落 2011/04/10




林巧璉/屏東報導



    由舊部落古道往下望,清楚可見被去年凡那比颱風侵襲的河床與東部落。(攝影/林巧璉)


  三月底,來義居民再次踏上回舊部落的腳步。但這一次,除了來義村辦公室、來義社區發展協會、來義部落發展協會外,來義鄉生活重建中心更邀請了千里步道籌畫中心、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曾昭雄以及生態專家參與此次的探勘活動。希望藉由專業者的探查、評估,進一步改善步道的登山環境、並找出來義古道吸引人的美麗之處。



  3月29日一大早抵達來義村辦公室集合,一大群人已精神抖擻的在辦公室外或站或坐地聊天。等辦公室內的成員做完最後的行前確認後,一行人浩浩蕩蕩騎在遍地碎石的河道上,前往舊來義古道的登山口。


  眾人一到達登山口,村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叫喊著:「大家來幫忙把饅頭、礦泉水放進包包裡,能裝多少就裝多少,但是不能吃掉喔!這是要背上山一起享用的!」每個人打開包包,不斷塞進饅頭和水,不時有人喊著,我這裡還有空間可以多放幾個。這種互助精神就是原住民所重視的。


 

     大家打開背包極盡所能地塞入上山後大家中午食物和水(林巧璉/攝影)

 

  備妥糧食後,來義生活重建中心督導周克任對大家說:「來義舊部落的美麗,以前被大峽谷、瀑布、吊橋等景點掩蓋了。還好祖靈一直守護著舊部落,讓它在八八風災時沒有受到太多傷。八八過後,來義許多著名的景點都被破壞了,舊部落的美也因此真正被外界看到了,我們再一起把舊部落整理規畫起來,祖靈會一直守護著我們。」

  上山前,祭司李萬安依照傳統的方式,做了祈福與告知祖靈的儀式。大家安靜地看著李萬安虔誠的準備儀式的道具,他以族語和祖靈溝通,最後將杯子裡的酒倒在山壁的小平台中,再放上葉子。儀式結束後,這天的「返家」之路正式啟程。

   祭司李萬安手削著樹葉,以排灣語和祖靈溝通,祈禱今天的行程順利。(攝影/林巧璉)



一路上,部落目前唯一的導覽員陳美琴認真、熱情地向大家介紹古道沿途的植物、環境和景色。她指著每一株植物,都能快速的說出它的功用,且說明過去vuvu們是如何使用這些野生植物的。在陳美琴介紹的過程中,一旁的大哥也會提起自己聽vuvu說過的故事,一搭一唱,豐富了導覽的內容,更看見他們眼神中對部落濃濃的思念。


  在舊來義古道上,還有兩個人拿著鉛筆和筆記本認真地記錄腳下的古道環境,在每一個需要增設階梯或平台的地點拍照記錄。他們是千里步道籌畫中心的執行長徐銘謙和夥伴。在登山的過程中,他們不斷與族人聊天,增進對古道與舊部落的整體了解,也和周克任討論古道的地形。

        千里步道工作人員認真記錄步道的環境。(林巧璉/攝影)
  日正當頭,我們也終於爬上舊部落的石板屋區塊,眼前的巨大石板全都靠著人力一步一步搬運上山的,陳美琴說:「很難想像祖先們在那個什麼工具都沒有的時代,通力合作搬運石板的過程。」正因為搬運的困難,過程中難免會有人跌落山谷,但也因此養成他們互助合作的習慣。每個人的家都是整個部落一起建造起來的。



     族人凝望著石板屋,似乎回到vuvu們口中那個故事的年代(攝影/林巧璉)



  午餐前,祭司李萬安在舊部落的高點,石板桌椅上進行餐前的祭儀,他將事前準備好的酒杯、石頭、豬肉等在石板桌上擺好,接著祭拜祖靈,他特別提到日本福島核災、人為帶來的巨變,希望祖靈能夠原諒現代人對自然資源貪婪掠奪的行徑。祭司告訴祖靈,最近災難頻傳,希望祖靈能夠保佑部落,也能保佑日本的災民。

     祭司李萬安專注地準備儀式用品,背後是美麗的山群。(攝影/林巧璉)


  祭儀後,大家移動腳步爬上山頂的涼亭準備享用午餐。我們還沒看到涼亭,就已經聞到陣陣的山豬肉香,和族人充滿元氣的笑聲。一走近,桌子上已經堆滿了大家從背包拿出來的饅頭,還有山豬肉、香腸、青椒、小黃瓜。為了環保,維持傳統的生活方式,族人用洗乾淨的葉片裝食物、樹枝當成筷子。





 
  大概是回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每個人臉上盡是幸福的微笑,一邊吃著食物、一邊聊天開著玩笑,清脆的笑聲撫去身體上的疲憊,也感染了所有的人。


    ↑四個男人自在地坐在山壁邊,看著山吃著食物聊著天。(攝影/林巧璉)
    ↓村民們配著烤肉香,大聲說笑,不斷笑開懷。(攝影/林巧璉)




      
  山林巡守隊宋敏表示,今天的活動讓他非常感動,看到大家那麼努力想要把部落經營起來,自己也非常有興趣參加,也非常有信心這個計畫能夠成功。他說:「我高中後就離開部落了,但是漸漸長大覺得應該回家盡一份心力,因為山林巡守隊的機會讓我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


來義鄉山林巡守隊中有許多從外地返鄉的年輕人,宋敏為圖中穿粉紅色戴帽者。(攝影/林巧璉)



千里步道執行長徐銘謙與村民分享沿途看見的可以改進和可以發展的地方(攝影/林巧璉)



  下山後,千里步道舉行說明會,向族人說明沿途中看到的情況,提供進一步發展的建議。徐銘謙:「這個部落真是充滿了故事!過程中我聽導覽員的解說,覺得很感動,部落要繼續培養更多的導覽員,才能讓遊客聽到更多精彩的故事。我們的古道環境基本上是很不錯的,但是有一些地方可能比較危險難走一點,我們可以用非常天然的方法,像是你們在沿途中看到的木頭、石板,這些都能搭建成階梯,讓登山的過程更安全。」



       來義村村長洪嘉明在說明會開始前和村民說話(林巧璉/攝影)



  一路上為我們祈福的來義村祭司李萬安,這次帶領我們登上舊來義部落,心中感觸良多。對於此次千里步道的探勘計劃,他雖然表示願意配合每次的登山祈福儀式,卻也不免憂慮遊客會破壞舊部落的自然生態,引起祖靈的不開心。也因此在每次登山前,工作人員總是再三叮嚀對大自然給予的生態必須抱著尊敬的態度小心維護。


  徐銘謙表示,千里步道可以幫忙找人到部落裡面幫忙改善古道的環境,像是除草、搬樹、修古道等等。只是需要部落規畫好整套行程,讓外面的人來到部落可以一邊工作、一邊體驗部落的生活,這就是一種工作假期的概念。


  接下來,村民每個星期都會定期上山探勘,詳細記錄古道的自然環境,以確定發展的規劃。村辦公室溫瑞瑜也表示,希望能在五月底擬定與千里步道的合作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