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 sidebar | footer

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紋手故事的傳承

 (本文資訊由佳興部落文化工作者 邱宵鳳提供)

.每一代都有新的人,紋手也會按著階級下降,所以要聽誰的才對,聽紋手的就對了。排灣族的文化需要傳承,所以每一年都要辦文化成長,讓他們回部落學部落的習慣,看VUVU的手、聽故鄉的事、唱故鄉的歌、學故鄉的生活,由於一系列的文化,鄉土教材變的非常的重要。


當年紋手是有實質的權威,現在不紋手是因為山川、土地不是我們的,是國民政府的,百姓也不是歸我們管,所以紋手變的沒有意義。因為社會變遷的改變、文化文明的轉變,對現在的後代而言,這是一個悲歌,傳統回不來、故鄉也回不來,所以我們必須將這精神留下。當我們在文化傳承的時候,透過圖像、透過VUVU的故事,還是可以回到原來的部落,即使土地不見了,可是我們還是會知道,在百年之前,我們是這樣管理我們的部落,因為我們的根會留下,個人的定位會存在。

現在的原住民為什麼會沒有自信,會在面對主流社會的時候,會覺得是沒有價值的,是因為他們沒有根。即使現在大學有超過35%的錄取率,但是卻無法為部落帶來任何貢獻,無法跟自己的文化做接連。政府的美意很好,讓孩子變成一個讀書人,看能不能扶正他們的自信,但是卻還是不行,因為他們沒有根,沒有根的人對自己的文化沒有信心。現在的部落嚴重斷層,三十歲到六十歲都不知道自己的文化,三十歲以下的反倒好,因為政府的德政,鄉土文化的崛起,所以有一些孩子們開始接觸自己,的文化,所以很多老師很有負擔的告訴他們,你們的文化很美,可是對於孩子們來說還是不夠深,對於孩子們來說只是有概念,而沒有生命,所以她的負擔不會起來,唯獨那個精神有被找回來,你真正知道你不去做傳承,沒有人會幫你做的。

就算聽了那些精神,我們也無法回到部落生活,因為我們不屬於這裡,可是那些原本離開部落外出的人可以,他們五十歲之後就會回來,因為五十五歲就會逼退,退休了的生活要去哪裡,就只有回部落下紮文化,所以我們必須營造中年與老年之間的銜接,讓小孩來學習文化成長,讓老年人辦一些文化課程給小孩的部落人跟老年的部落人,因為部落要有部落的樣子,例如:殺豬要怎麼切肉,不會就要學,所以我們要有一個成年人的文化成長,所以必須要會講故事,萬一過了幾年VUVU的身體越來越不好,有一天他話說不出來,誰來做!

就是這群50歲-60歲的人,如果你說不出來的話,那孩子怎麼辦,所以我們要做兩個補救的工作,透過這樣的工作,教育中壯年跟教育下一代,經由文化成長營培訓50歲以上的人說故事唱歌謠。手紋只能藉由圖像來傳達,因為手紋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村落中有幾位VUVU逐漸衰老,所以他們的兒女都將他們帶下山,這些兒女把部落帶在身邊,可是這些VUVU們找不到時間講故事,所以更需要透過這個文化成長營,把故事流傳下去。

雖然現在留給你們的不是山川、河流、土地,但是你們有紙筆,可以在這個社會裡較力爭競;過去的祖先拿番刀(鐮刀)、鐵杵、弓箭,來爭我們能夠存活的東西,在部落跟部落之間對抗搶地,但是現在都不用了,你們有紙和筆,可以把文化保存下來。有30-50歲的人對他們說:「你們沒有用,你們的東西沒有辦法存活在這個社會裡面…」,他們所講的是事實,但並不是真理,因為時代在轉移,它的教育方式也是會更動的,不能因為沒有學好它,就認為它沒有用。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