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 sidebar | footer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家」的模樣 庶民導演眼中的災後重建

文/查慧瑛
圖/郭恆成

「前面的路雖然被埋住了,但是我們的笑容沒有被埋住。」紀錄片〈兩個家〉裡,年僅十二歲的導演吳家祥以生澀的聲音說著。從忠誠營區到大後部落這條路,連結著他的兩個家。因莫拉克豪雨沖刷,路況顯得顛簸、窒礙難行,吳家祥原本拿不穩的攝影機,搖晃得更厲害了。「八八風災給我第二個家,所以第一個想的拍攝主題,就是〈兩個家〉。」




歷經四個月培訓課程,社團法人台灣女性影像協會舉辦的「庶民影像培訓營」,在八八週年之際,於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舉行放映成果展,七位庶民導演也遠從屏東北上,分享紀錄心得。女性影像協會理事長王慰慈表示,風災之後有不少團體有拍攝紀錄片計畫,但幾乎都由外部觀點切入、呈現風災故事。然而,她最想聽到的,是原住民自己的聲音,「拍攝題材是由生命中去發現」。

九部紀錄片,十一位導演,從十幾歲到五十幾歲的庶民導演,橫跨不同世代,分別紀錄屏東來義、好茶、阿禮、高雄寶來的災後情況,但卻都不約而同說著「家」的故事。

不過,雖然拍的都是「家」,但視角卻大不相同。以來義鄉五位導演作品為例:大後部落廖莉華與吳家祥雖是母子檔,但母親在風災中聽見「祖靈的呼喚」,讓出身頭目家族的她要承擔文化傳承的使命,毅然返回故鄉;而吳家祥則是感受到「兩個家」的差異。

二十八歲的義林青年高信傑則認為,老人家用母語傳遞想法和說故事時,才是最真實的,所以他以vuvu的歌聲、談論遷村的鏡頭,來表達「家」對部落的意義。「真正經歷過從舊部落遷村到義林的老人家,全部都是六十歲以上。這次再遷,是第三次了,他們的心境一定不一樣。」透過與老人家接觸,也讓他產生更多省思。

在拜訪部落耆老過程中,陳美琴和劉雪鳳以〈紅蝦來了〉的神話,闡述來義部落早期遷村的原因;但在這次的重建過程裡,誰是讓他們遷村的「紅蝦」?是無情洪水、還是搖擺不定的政策?影片裡剪輯了來義村民的抗議活動,和一場沒有結論的永久屋制度說明會議,陳美琴與劉雪鳳隱而不宣,卻也給了最明顯的暗示。

雖然,大部份庶民導演都是初次接觸攝影和剪輯,「鏡頭的晃動和移動,都是他們的心意,雖然我們看起來像是暈車,但那是一個很真誠的心意。」紀錄片導演郭明珠認為,這些東西才是真正屬於人民的心聲,「影片不是答案,而是讓我們去和他們對話,聽到他們的聲音。」

觀看預告片:http://www.wmw.com.tw/news_detail.php?Inews_id=364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