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恆成 / 屏東採訪報導 2010.12.05
「2010啡嚐得藝」第3屆屏東咖啡評鑑,12月5日於屏東市種子咖啡館舉行,共35家農戶入圍,12家獲評「優等」。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邀集日本UCC(優仕咖啡)副總田所啟顯、Paradise Roaster創辦人R. Miguel Meza及咖啡書籍作家謝博戎擔任評審,進行杯測評鑑(Cupping)。屏東縣原民處處長曾智勇,期盼評鑑提升農民競爭力。泰武鄉鄉長孫萬教鼓勵農民勤於農務外,應要求品質。
各家入圍咖啡豆,皆冠上編號,保持評鑑公平性。
評審進行杯測時的器具。磨豆機將杯測豆磨粉後,放入白色瓷碗沖泡評鑑。右下角麵包為咀嚼去味用。
為維持公平性,評鑑皆採用當季豆,由專業烘焙師統一處理。咖啡農顧英哲表示,參賽者須供應5公斤生豆樣本予主辦單位,再由行家操刀烘焙程序,並比對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烘焙色卡,將各參賽豆變數降至最低。豆子均冠上編號,避免農戶姓名及地點影響評審客觀性。
35家入圍豆評鑑結果,評審於農民農園管理部分給予肯定,後製程序有待加強,共三項問題:瑕疵豆、未成熟豆及發酵掌握度。
謝博戎認為,樣本中瑕疵豆比例可能均超過5%,若以「精品」(Specialty Coffee)等級而言,1%都不能允許。「以我們長期做精品豆來看,台灣咖啡價格已是精品中的精品。如果要做到這品質,我們要求會較高。」現場也將瑕疵豆分裝小袋,發給農戶傳閱。
未熟豆偏多也是問題之一。橘園咖啡烘焙師施明宏,負責烘焙評鑑入圍豆,他認為:「一樣烘焙度如果去年可以,今年會偏不熟。未熟豆只要有一兩顆,這杯咖啡就會帶澀。目前評審覺得咖啡品種、種植沒問題,可能(後續)處理上有些缺點。」美籍評審Meza認為農戶如做好後製,在地咖啡具有世界數一數二水準。
杯測講求精準,光是一種口味,就有數種描述。
美籍夏威夷評審Meza,正在聞咖啡粉末沖泡前的「乾香氣」。將口鼻貼近,避免香味逸散。
咖啡風味來自發酵過程,有農戶以日曬(Natural process)及蜜處理法(Honey process)發酵。兩者成品口感強烈,未掌握得當,容易變缺點。「一開始喝有很重氣味,在香氣評比較佔優勢。入口後讓人較不舒服,發酵過度的酸有點難過,不見得發酵味重就好。」謝博戎說。日曬及蜜處理耗時費工,他建議農戶先評估農園環境,考量投入的時間與成本,再來挑選處理法。
評審們也希望農戶培養「農園管理紀錄」習慣,留下每次種植與後製數據,方便複製同品質咖啡。「把這些數據詳實紀錄,這都是關鍵。如果沒弄好,也許第一次意外做出好東西,但因為沒紀錄,下次要做不容易,甚至沒辦法做出來。」謝博戎說。
此次入圍農戶均可獲頒評鑑書,並依此知悉自家咖啡特色及缺點,待日後改進。屏東縣原鄉咖啡評鑑會經理林光明說:「這次評鑑書較特別,我們會明確跟你說豆子瑕疵在哪,往年只有(列出)豆子狀況與口感、香氣。」UCC副總田所啟顯,也期待來年能再參與咖啡評鑑,品嚐農戶改善咖啡後的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