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 sidebar | footer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美夢」成真後 莊太吉還有「木雕博物館」夢

【記者/李依頻 屏東報導】




                 「美夢」中的主人翁就是莊太吉。 攝/李依頻




「那個高舉雙手的人就是我,當時我好想要成功啊!」屏東縣來義村木雕師莊太吉解釋作品「美夢」意涵,他回憶1996年時,他為了刻木雕而無業在家,家中經濟由太太一肩扛起。那時他一邊刻木雕,一邊聽著母親對他叨念,為了減輕太太的經濟壓力,天天渴望能盡快成功。


因為莊太吉喜歡撿漂流木雕刻,而逐漸對木雕產生興趣。投入木雕前,他曾從事醫院助理、鐵工等工作,直至民國83年才正式踏入木雕一行。無師自通的他雖有天分,但仍會遇到一些木雕上的問題。那時如何解決呢?莊太吉說:「我會找萬安鄉木雕師曾文章討論,而他也不吝惜跟我分享,譬如指點我哪款雕刻刀較好用。」
 
 
 

來義木雕師莊太吉 攝/陳熙文



身為平民的莊太吉,卻十分喜愛刻排灣族的貴族圖騰,例如百步蛇、太陽……等,也因此曾被來義部落大頭目高武安,暗示不准再刻木雕,初時莊太吉都不敢於家外展示作品。但莊太吉認為貴族圖騰是部落共享的文化,為了傳承文化,1998年時他透過政府立案讓自己取得牌照,才得以名正言順進行木雕。加上之後漸有名氣,才慢慢獲得高武安同意雕刻


莊太吉前期作品融合排灣族圖騰,表現原住民文化。譬如作品「神屋」以舊來義部落大頭目高武安的家為雛形,刻有象徵頭目家的門楣、陶壺,以及兩棵大榕樹。另外還刻大武山和太陽,意味來義部落是大武山的子民;而他的後期作品則擅長結合各種素材、添加現代元素。例如作品「支線文化,文化支線」利用毛筆象徵文字力量,並以兩個衛星碟形天線代表媒體的無遠弗屆,以表示媒體的影響力。

             「神屋」以來義部落大頭目的石板屋為雛形雕刻。 攝/李依頻



            莊太吉刻「支線文化,文化支線」感謝媒體的廣大力量。 攝/陳義宗



莊太吉目前也是屏東縣文樂國小的木雕老師,他期望透過教學,傳承原住民木雕藝術,「我的學生都要訂參賽目標,學木雕兩年的人,還要拿前三名才行。」莊太吉神情嚴肅地說。所謂嚴師出高徒,身為比賽常勝軍的莊太吉,門下弟子也時常獲獎,在我們採訪當天,剛好就有學生正在參加頒獎典禮。

然而談到傳承木雕的困境時,莊太吉憂心道:「政府除了開設木雕研習班外,也應設置展示空間,讓大家有機會展示作品。」他認為政府雖有意推動木雕文化,但多是短期研習,缺乏長期的後續規劃;同時也因原住民木雕家害怕技術外流和缺乏創意巧思,比較不利目前的木雕發展。


另外,八八風災之後,前往來義的觀光人潮銳減,致使莊太吉的工作室收入減少,也讓他無法到來義國小分校教導木雕。目前莊太吉主要依賴「瑪家原住民文化園區」的收入維生,若未來經費許可,他盼望能開一間木雕博物館,展示自己和學生的作品,讓更多人都能欣賞木雕。



                 莊太吉正聚精會神雕刻木雕。 攝/陳義宗

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